聯絡地址:40704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四段1727號
聯絡電話:+886-4- 23590121 ext. 30139
E-MAIL : kao@thu.edu.tw
主要學歷:俄亥俄州立大學社會學博士 Ph.D.,Ohio State University, USA
專長:經濟社會學 Economy Sociology, 歷史社會學 Historical Sociology, 社會學理論 Sociological Sociology, 台灣社會與經濟研究 Taiwan society and Economy
新書介紹
《Making Money: How Taiwanese Industrialists Embraced the Global Economy》天下雜誌訪問中文 | 英文
學年度School Year | 研究計劃名稱Academic Research |
---|---|
20011201~20021130 | 提昇私立大學校院研發能量專案:東亞產業發展研究 II |
20001201~20011130 | 提昇私立大學校院研發能量專案:東亞產業發展研究 I |
20000801~20020131 | 市場轉型與社會控制:改革下的中國北方農村社會發展之研究 |
19990801~20000731 | 金融市場的社會建構:以台灣股票市場為焦點 |
19970801~19980731 | 轉型中的中國社會結構-中國大陸「市場組織」形成與發展的社會意義(III) |
19950801~19960731 | 轉型中的中國社會結構-中國大陸「市場組織」形成與與發展的社會意義(II) |
19940801~19950731 | 轉型中的中國社會結構-中國大陸「市場組織」形成與與發展的社會意義(I) |
19940801~19950731 | 台灣中小企業 ”頭家娘”之經濟活動與社會意義(I) |
19930801~19940731 | 台灣貿易網路與金融組織之社會制度基礎(II) |
19910801~19920731 | 台灣貿易網路與金融組織之社會制度基礎(I) |
19900801~19910731 | 台灣中小企業之社會制度分析 |
學年度 School Year |
獎勵類別 categories of awards |
代表作名稱 Professional Papers |
---|---|---|
85 | 甲種 General Research Award |
台灣中小企業”頭家娘”之經濟活動與社會意義 |
2011 | 高承恕,2011<「世界移動.移動中國」:社會學的洞察與想像>,發表於『流動議題與兩岸社會發展』研討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2011年9月2日(五 |
2008 | Kao, Cheng-Shu 2008 “The Era of Professionalis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amily business: A Case Study of the Koos Group”, in Joint CAS-CEFC-CERVEPAS Workshop cum The Fourth Chinese Business History Forum on “Economic Dynamism in the Sinospheres and Anglospheres: Identities, Integration and Competition” , Centre of Asian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8-19 September 2008. 25 pages |
2006 | 高承恕、吳宗昇 2006 〈看不見的手:市場控制概念的重新反省〉 發表於「第四屆兩岸三地社會學研討會」,台中:東海大學,2006年11月23-24日。 |
2004 | 高承恕、吳宗昇,2004年6月,<股票市場的「資訊-知識」:對經濟社會學「市場」概念的反省>,論文發表於「金融與社會學術研討會」,台中:東海大學。 |
2004 | 高承恕、吳宗昇 2004 〈地方市場、全球框架:台灣股市新興評價系統的分析〉 發表於「兩岸三地社會學研討會」,北京清華大學,2004年7月3-4日。 |
2003 | 高承恕、Gary Hamilton 2003 “The Round Table: A Reconsideration of Chinese Businesses Networks” Paper presented at “ The Conference on Paradigms and Perspectives in Hong Kong Studies “ , 12-13 December |
2002 | 高承恕、吳宗昇 ,2002 〈股票市場建構的社會基礎:散戶的世界〉 發表於2002年12月15日國科會87-89年度社會學門專題補助研究成果發表會。 |
2000 | Kao, Cheng-Shu, 2000 ” Network Production and Globalization” Academia Sinica, Taipei, July 8 , 2000 |
1999 | 高承恕,1999 “Asian Development in global Perspective ” Aspen Institute Aspen Colorado U.S.A, Aug 14,1999。 |
1998 | 高承恕、劉維新、馬彥彬 1998 〈香港金融危機處理的社會學初探〉,發表於東海大學「東亞企業轉型與社會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 |
1998 | 高承恕,”Diaspra of Chinese in 20 th century”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Harvard University, Dec. 20 ,1998 |
1998 | 高承恕,〈從馬斯.偉伯在詮釋談社會史研究與社會的關聯〉,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第一屆歷史與中國社會變遷(中國社會史)」研討會。 |
1996 | 高承恕,〈從「頭家娘」的角色談台灣中小企業轉型的機會與限制〉,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舉辦之「第二屆中小企業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 |
1996 | 陳介玄、高承恕〈台灣中小企業協力網絡的分解與重組-以機械業及電子資訊業為探討對象〉,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東亞經濟管理與彈性生產國際學術」研討會,新竹:清華大學。 |
1996 | 張維安、高承恕, 〈政府與企業-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分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東亞經濟管理與彈性生產國際學術」研討會,新竹:清華大學。 |
1996 | 高承恕,〈台灣中小企業轉型〉。論文發表於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社會學」研討會,中國大陸:香港。 |
1996 | Kao, Cheng-Shu,〈The Evolution of Business System in Taiwan〉,加拿大多倫多大學 「The Evolution of Asian Business System」研討會,加拿大。 |
1996 | 高承恕,〈大陸”市場組織”形成與發展的社會意義〉,論文發表於北京社科院「轉型中的中國社會結構」研討會,中國大陸:北京大學。 |
1996 | 高承恕,〈台灣中小企業轉型〉,論文發表於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社會學」研討會,中國大陸:香港。 |
1995 | 高承恕,〈台灣中小企業的社會生活基礎:經驗與展望〉,論文發表於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舉辦之「第一屆中小企業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台中:東海大學。 |
1995 | 高承恕、陳介玄、陳介英〈台灣中小企業未來之發展與轉型〉,發表於「台灣中小企業的趨勢與轉型」研討會。台中:東海大學。 |
1991 | 高承恕、陳介玄〈論台灣中小企業之「彈性化協力企業組合結構」〉,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行為研究組織小型專題研討會系列之三。 |
1988 | 高承恕,〈台灣企業的結構限制與發展條件〉,論文發表於中研院民族所與太平文化基金會舉辦之「中國人與中國社會研討會」論文,台北:中研院。 |
1982 | 高承恕,1982 〈社會科學’中國化’之可能性及其意義〉。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1982 | 高承恕, 1982 〈布勞岱(F.Braudel)與韋伯(M. Weber):歷史對社會學理論與方法意義。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2007 | 高承恕、何彩滿 2007 〈變遷中國與槓桿香港-台灣寶成集團的個案研究〉,收錄於《香港社會科學學報》第32期pp.1-26 |
2005 | 高承恕、Gary Hamilton 2005 〈The Round Table: A Reconsideration of Chinese Businesses Networks 〉. Forthcoming in Wong Siu-lun (ed.), Paradigms and Perspectives on Hong Kong Studies.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
2000 | 高承恕、Gary Hamilton 2000 〈Reflexive Manufacturing: Taiwan’s Integration in the Global Economy〉,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pp.1-20 |
1991 | 陳介玄、高承恕〈台灣企業運作的社會秩序:人情關係與法律〉,《東海學報》,32(10): 219-232。 |
1990 | Kao Cheng-Shu、Gary Hamilton 1990 Th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Chinese Business: The Family Firm in Taiwan”. Comparative Social Research 12: 95-112. |
1987 | Kao Cheng-Shu、Gary Hamilton 1987 “Max Weber and the Analysis of East Asian Industrialisation”, 《International Sociology》,2(3),289-300。 |
2001 | 張維安、高承恕,〈政府與企業-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分析〉, 台灣的企業組織結構與競爭力》,頁57-92。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1999 | 高承恕,《頭家娘:台灣中小企業「頭家娘」的經濟活動與社會意義》。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
1997 | 高承恕、陳介玄 主編 《地方社會》。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1997 | 高承恕、陳介玄,《香港:文明的延續與斷裂?》。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1997 | 高承恕,〈曾經滄海難為水-香港的世界網絡與俗民社會〉,收錄於《香港:文明的延續與斷裂?》,頁335-351。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1996 | 高承恕,〈布勞岱(Fernand Braudel)與台灣中小企業-一份個人筆記〉,收錄於《地方社會》,頁1-30。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1996 | Kao Cheng-shu “Personal Trust”in the Large Businesses in Taiwan: A Traditional Foundation for Contemporary Economic Activities’, in Gary Hamilton ed, Asian Business Networks , pp.61-70. Walter de Gruyter & Co.Berlin Press. |
1990 | 高承恕,〈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結構因素之探討〉,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頁9-19。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
1989 | 高承恕,〈對當前臺灣「中產階級」的幾點觀察〉,收錄於蕭新煌主編,《變遷中臺灣的中 產階級》,頁21-31。巨流圖書公司。 |
1988 | 高承恕, 《理性化與資本主義》。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