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學什麼。
走進東海社會,踏入區域實踐,開啟國際視野。
社會與團結經濟
主流體制外的替選性經濟形式,如社會企業、合作社、公平貿易、社區支持型農業、微型金融…
若希望社會學成為可以實踐出來的知識,並在成就自己的同時貢獻社會,新興的社會與團結經濟部門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可能性。本微學程即根據這個目標規劃,作為學生社會與團結經濟場域職涯發展的預備。
課程目標
理解文學、藝術與社會三者之間的關係
理解文學與藝術的不同社會學取徑;
文化生產的社會過程:文藝的「社會過程」牽涉及經濟上或象徵上的生產與消費,以及社會方面的評價,更涉及政治文化與政策上的正當性問題。
理論與思想史
強調理論與思想史意謂著對於觀看社會事實的位置與方式,進而認識理解社會事實,並可能提供對於社會事實的診斷。理論與思想史相關課程的學習,皆環繞著社會事實,緊貼生活經驗。
社會不平等
在觀察、察覺、理解、甚至改變社會不平等的過程裡,我們該有些甚麼準備,能做些甚麼,避免些什麼,經由系列課程的設計組合,應能提供給同學們基礎而專業的學習與判斷能力,理解、面對、看待所處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