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幸運在東海社會學系學習四年的社會學,在東海社會學系的訓練下對我的助益,我覺得是讓我變成一個更有自己想法的人,而且能夠更表達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當我畢業後思考社會問題和現象的時候,例如台灣醫療糾紛下的醫師和病人的關係,可能不是單純是”醫病關係互動”的問題,而是台灣整個醫療環境和體制的問題。能用社會學更”鉅觀”的面向觀點來思考。
大學畢業後因為覺得社會上有很多問題都是源自於“家庭問題”,所以選擇就讀家庭教育所,在讀研究所的時候,覺得大學的”社會研究法”這門課的訓練,讓我在撰寫論文的過程,更能掌握整個撰寫論文的架構,雖然後來研究所唸的是教育研究所,但是撰寫論文時使用的教育研究方法和統計分析其實和社會研究法是相通的,所以社會學系社會研究法的訓練對我撰寫論文是相當有幫助的。
畢業之後繼續準備社會工作師證照考試及公職社會工作師的國家考試,在大學紮實的社會學的訓練下,即使現在的申論題都傾向生活化及結合社會議題的時事,近年來國家考試的考題有靈活的趨勢,而較不是單純考課本背誦的東西,但因為大學時社會學的訓練,讓我們常常要分組寫報告或者是個人的報告,還有是課堂的閱讀心得報告,還有期中和期末的”申論題”考試,因為東海社會學系這樣嚴謹的訓練,讓我在準備國家考試當中,申論題的答題速度的反應也能夠更加的迅速(因為其實國家考試的答題時間有限,必須在短時間內寫出足以說服閱卷老師的內容),針對社會問題的分析也能夠套用理論去分析和批判,使答題更完整,獲得閱卷老師的青睞,申論寫作上也較不需要特別費心思去準備,”能夠寫出閱卷老師想要看到我的觀點和對題目特別的想法”,這是我個人覺得在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四年訓練當中最大的收穫。
而在工作當中,社會學的訓練也幫助我能夠用社會學的觀點更深入的思考社會問題。
最後要勉勵學弟妹的是,我們在人生的過旅程當中不管是在學校所曾經學習過的課程或者是曾有工作的經驗都會變成未來的養分,成為我們未來工作或生活上的幫助,雖然當下不知道哪天會用到,但是曾經走過的路是不會白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