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城市.香港人.運動
講者:胡俊佳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系博士候選人)
時間:2019. 12. 03 (二) 09:30~12:00
地點:SS212
《天工開物.栩栩如真》是一本以物的歷史敍述時代變化的城市文學。作者巧妙地透過種種物件,回顧並書寫家族歷史,同時道出香港都市的環境變遷。
《香港三部曲》則分別由孩童、年輕人和老人三代人的三個故事所構成關於「香港人」的電影。不約而同的,小說和電影都同樣在想像的和現實世界之間,交織著人、物、地方的關係。在當下香港因修訂引渡逃犯條例所引發的抗爭運動中,我希望藉由這兩部文本,以「地方作為物件」的視角,分析我對現代香港社會物質性的變化之想法。當中尤其嘗試扣連由「雨傘運動」到「反修例運動」的社會脈絡,討論香港社會的日常生活和消費商品的政治化關係。
建議讀物:
董啟章,2005,《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台北:麥田。
杜可風,2016,《香港三部曲:開門見山、愚公移山、後悔莫及》。
黃宗儀、胡俊佳、賴彥甫,2014,〈從人口政策到排他論述︰內地孕婦赴港分娩與出生公民權的文化政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5): 179-220。
容紹武,2019,〈鄉民或公民: 當代香港新界治理性的個案研究〉。頁237-297,收錄於黃應貴、林開世主編《政治的消融與萌生:新自由主義國家的治理效應》。台北:群學。